第一组
一、时间和地点:
时间:2025年5月24日(星期六)上午8:30-10:00
地点:菌物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(科技园7号楼)
二、答辩委员会成员
主 席
黄晨阳
研究员、博导
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
委 员
肖 扬
教授、博导
华中农业大学
王守现
研究员
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
吴小平
教授、博导
福建农林大学
江玉姬
教授、博导
福建农林大学
秘 书
刘 芳
副教授
福建农林大学
三、参加答辩的研究生名单及题目:
研究生 | 专业 | 攻读学位 | 论文题目 | 指导老师 |
孟可心 | 生物学 | 理学博士 | 珊瑚猴头菌萜类物质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研究 | 傅俊生/谢宝贵 |
第二组
一、时间和地点:
时间:2025年5月24日(星期六)上午10:00-12:30
地点:菌物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(科技园7号楼)
二、答辩委员会
主 席
黄晨阳
研究员、博导
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
委 员
肖 扬
教授、博导
华中农业大学
王守现
研究员
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
陈美元
正高级工程师
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
吴小平
教授、博导
福建农林大学
秘 书
刘 芳
副教授
福建农林大学
三、参加答辩的研究生名单及题目:
研究生 | 专业 | 学生类别 | 论文题目 | 导 师 |
张 拓 | 生物学 | 理学硕士 | 杏鲍菇全基因组精细组装及等位基因表达分析 | 谢宝贵 |
聂梦涵 | 生物学 | 理学硕士 | 杏鲍菇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功能分析 | 谢宝贵 |
蒋晓涵 | 生物学 | 理学硕士 | 灵芝单核体遗传差异与杂交配对分析 | 刘新锐 |
罗莉媛 | 生物学 | 理学硕士 | 柱状田头菇颜色遗传相关基因挖掘 | 刘新锐/温志强 |
黄秋茹 | 发酵工程 | 生物与医药硕士 | 灵芝高质生长多元调控技术研究 | 傅俊生 |
刘彦扬 | 生物技术与工程 | 生物与医药硕士 | 一种新型安全抗肝癌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与初步评价 | 傅俊生/赖春梅 |
江浩 | 生物技术与工程 | 生物与医药硕士 | 基于ARTP诱变技术选育耐高温香菇及转录组学分析 | 傅俊生 |
第三组
一、时间和地点:
时间:2025年5月24日(星期六)下午2:00-5:30
地点:菌物研究中心二楼会议室(科技园7号楼)
二、答辩委员会
主 席 | 黄晨阳 | 研究员、博导 |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| |
委 员 | 肖 扬 | 教授、博导 | 华中农业大学 | |
王守现 | 研究员 | 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| ||
陈美元 | 正高级工程师 |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| ||
傅俊生 | 教授、博导 | 福建农林大学 | ||
秘 书 | 邓丽萍 | 讲师 | 福建农林大学 |
三、参加答辩的研究生名单及题目:
研究生 | 专业 | 攻读学位 | 论文题目 | 导 师 |
吴雨合 | 生物学 | 理学硕士 | 杏鲍菇白灵菇种间同核异质体的构建及对其杂交子的影响 | 吴小平 |
杨治康 | 生物技术与工程 | 生物与医药硕士 | 粗毛纤孔菌固态发酵多糖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评价 | 吴小平 |
张围围 | 生物技术与工程 | 生物与医药硕士 | 星形孢菌素骨架的光笼前药研制及其抗肿瘤活性的应用研究 | 吴小平 |
杨义辉 | 生物技术与工程 | 生物与医药硕士 | 灵芝-太子参双向固态发酵培养料优化、菌质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分析及饲喂效果研究 | 刘盛荣/吴小平 |
陈维峰 | 生物技术与工程 | 生物与医药硕士 | 真姬菇B02子代不开伞的机制研究 | 刘芳 |
陈芯悦 | 发酵工程 | 生物与医药硕士 | 杏鲍菇γ-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功能验证 | 谢宝贵/陈美元 |
童倩雯 | 发酵工程 | 生物与医药硕士 | 基于比较基因组的银耳附属染色体研究 | 邓优锦/陈美元 |